毕业论文 论文提纲 论文写作 公文范例 教育论文 教育学论文 师范教育 学术论文     论文指导*
                     
 
   
   
   
   
           
 

当前位置:课件115学培吧(kj115.com)→

 
 
标题:汉韩方向性词汇的局部差异辨析
 
展示台

整理:课件115学培吧

湖北金鹰课件吧

简介:微课制作/重点课题/教育证书/论文发表/课件制作/

论文相关服务
 

 

内容:

汉韩方向性词汇的局部差异辨析


汉语和韩国语虽然属于不同类型的语言,但是二者都用空间地域方位词来表达空间置换关系。不过,由于语言类型的不同风格差异,也呈现出一系列局部异同。本文具体讨论了两种语言在制约性与非制约性方面的差异、格助词和介词的分布以及方向性词汇的隐现等。
关键词:方向性词汇 空间置换 制约性 隐现

  1. 汉韩空间方位的表达形式

表达空间关系的手段大体上有两种,一种是附置词(介词和助词),另一种是方位词。有的语言只用附置词,有的语言同时用附置词和方位词,在纯附置词型的语言中,附置词本身包含方位意义。在汉语和韩语中的助词和介词本身不能用来表示具体的空间关系,因此,要借助于方位词。同时,韩语和汉语多出一个方位词系统,韩语和汉语都属于有方位词的语言。空间方位词有助于缩小处所的搜索领域。韩国语和汉语在表达空间关系的典型形式有以下:
韩国语:
名词+方位词+助词( )
名词+助词( )

汉语:
介词+名词+方位词(在教室里学习)
介词+名词(在教室学习)
名词+方位词(教室里没有人)
就表达形式的类型而言,两种语言均呈现出多样化,韩国语有两种形式,汉语有三种形式。韩国语和汉语中方位词有时必现,有时隐现,但是,呈现不同的倾向性和目的性,从中看出,汉语比韩语多出一种形式,情况因此就显得更加复杂。方位词的必现和隐现,不仅跟人们的认知和直觉的差异性有关,并且跟语言的类型和特点有关。助词后置,介词前置,这种分布差别对方位词的隐现也产生直接的影响。

  1. 空间关系与方位词的制约性与非制约性

众所周知,物体和参照物的关系大体上可分为几种,有接触关系、容入关系、邻接关系等。在韩国语和汉语中,这三种空间关系均由专门的方位词来表达,如:
(1)接触关系:(上)
(2)容入关系:, (里、内、中)
(3)邻接关系:, , , , (左、右、 下、 外、 旁)
同时,方位词的使用有制约性和非制约性之分。邻接关系表示物体和参照物互为分离,此时韩汉两种语言都要求方位词必现。表达接触关系和容入关系时,情况就比较复杂,有时要求必现。有时要求隐现,但是这在汉韩两种语言中的具体情况就有所不同。如:在接触关系中,物体既可以附着于参照物的上部表面,也可以附着于外表接触面。韩国语和汉语表达接触关系时都做形式上的标示,但是也不同程度地存在差异,如:
(4)A (5)A车停在大桥上。
B B车停在大桥。
(6)A (7)A把画挂在墙上。
B B 把画挂在墙。
从中可见,在相同条件下,只要能够通过经验或知识推知物体的位置,韩国语就可以不使用方位词。“汽车”只能停在“桥”的上部表面,而“画”的位置是不言而喻的。在韩国语中,这种经验事实经常被默认,而在汉语中,经常被显现出来。从这一点来看,汉语比韩国语更为精细和致密。
有时汉语“上”所指的位置十分模糊。如:
(8) A他把衣服挂在衣架上。 B他把衣服挂在衣架。
(9) A他把戒指戴在无名指上。B他把戒指戴在无名指。
(10)A树上拴着一头牛。 B 树拴着一头牛。
“衣架上”“无名指上”“树上”中的“上”者泛指表面,但仍要使用。这是,韩国语更以不用方位词为多,“ ” “ ” “ ”比 “ ” “ ” “ ”更常用。可以看出,表达接触关系时韩国语和汉语有制约性和非制约性之分。汉语中只要物体附着于参照物,就要使用方位词,而韩国语则不同,只有当需要特定指明和强调位置时,才使用方位词。
容入关系指物体存在于参照物的范域之内,是一种特殊的接触关系。韩国语和汉语仍有制约性和非制约性之分。如:
(11)A .
B .
(12)A 书包里有两本书。 B 书包有两本书。
(13)A / . 把这个装大桶里。
B . 把这个装大桶
可见,表达容入关系时,韩国语比较宽松,方位词是非制约性的,汉语则仍然要使用方位词。“书包有两本书”不成立,“装大桶”可以说,但只是表示动作和工具的关系。
方位词可看作区别典型容器和非典型容器的形式标志。汉语对这两种“容器”加以区别,对典型容器一定要做形式上的标示,而对于非典型容器则可以灵活一些。韩国语的情况则不同,对典型容器和非典型容器都比较宽松,只要物体能够进入参照物的范围之内就可以不加标示。从这一点来看,韩国语中典型容器和非典型容器可视为一类。如:
(14)A 。
B 。
(15)A .
B .
前面(11)和(13)的“”“”属于典型容器,(14)和(15)的“”和“”属于非典型容器,但是后头都可以不用方位词。韩国语和汉语中有些名词既可以表示处所也可以表示机构,韩国语和汉语对处所和机构也有不同的反应。先看韩国语的情况:
(16)A .
B .
在(16)A中“”既可指处所,也可以指机构,(16)A相当于“图书馆召开会议”和“图书馆开会”,(16)B中“”只能理解处所。再例如:
(17)A .
B .
(18)A .
B .
现在看来,机构名词排斥方位词,也就是说,在韩国语中,容器和处所属于一类,处所和机构属于不同的类。而汉语的情况则不同。例如:
(19)A金哲躲在电影院不出来。
B金哲躲在电影院里不出来。
(20)A崔姬花在银行工作。
B崔姬花在银行里工作。
从中得知,(19)和(20)都能成立。上文说,汉语对容器和处所加以区别,容器名词后头一定要使用方位词,处所名词则比较宽松,现在看来,机构名词对方位词的要求也比较宽松。因此,汉语和韩国语对处所和机构的认识是有差别的,汉语倾向于不区分,韩国语却严格加以区分。
我们注意到,韩国语和汉语对处所标志和命名标志也有不同的反应。在韩国语和汉语中,处所名词和机构名词通常由“名词+处所标志(命名标志)”构成。值得注意的是,汉语中有一些处所标志和命名标志可以跟方位词结合,韩国语则受较大的限制。首先看处所标志的情况:
(21)A体育馆里( ),商店里( )
仓库里( )。
(22)A馆里( ),店里( ),库里( ).
汉语中处所标志本身具有处所意义,因此,后头自然可以加方位词。韩国语中自源处所标志尽管也具有处所意义,但不自 由,如“”,可以说,但“ ”不能说,只有少数几个汉源处所标志才可以跟方位词结合,但是通常也限于汉源方位词,如“”(场内)、“ ”(室内)。
在韩国语中,只有一小部分汉源命名标志可以跟方位词结合,但限于汉源方位词“”。常见的有“(国内)、(道内)、(市内)、(校内)、(科内)”等。但是,这些“名词+命名标志”只表示物理空间,不表示社会空间。可见,在汉语中,处所标志和命名标志尽管不能单用,但是在语义上自足,后头都可以带方位词,它们之间的差别同处所名词和机构名称之间的差别是平行的。而在韩国语中,处所标志和命名标志都不自足,即不能单用,后头既不能用单纯方位词,更不能用复合方位词。例如:
(23)A .
B .
(24)A .
B .
(25)A .
B .
从上文说,容器有典型和非典型之分,现在来看,处所也有典型和非典型之分。这种区分主要体现在对方位词的反应上。但是汉韩情况不同,韩国语对典型容器和非典型容器不加以区分,但是,对典型处所和非典型处所却加以区分;汉语对典型容器和非典型容器加以区分,对典型处所和非典型处所却基本上不加以区分,或者说区分不严格。

  1. 助词和介词的分布与方位词的隐现

通过以上得知,韩国语和汉语方位词的隐现跟空间认知差异有关。其实,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不仅在于空间认知的差异,而且取决于语言的结构类型特点。
以“”为例,只能分析为A“+ ”,而不能分析为B“+”:
A: // / B: / //
A:在/书桌上 B:在书桌/上
在韩国语中,方所短语的情形跟句子平面的情形是一致的。在句子平面上,居后的成分从右向左控制其他成分,如当两个动词谓语都带时体标记时,通常保留后边的标记,省略前边的标记。如:
(26)A .
B .
由此可见,语言间的差异,最终还是由结构类型特点来体现,或者说是语言的结构类型特点决定的,而且方位词相当于格助词的说法是不完全准确的,是有必要进一步讨论和研究的。

 

参考文献:

  1. 南基心 1993 《韩国语助词用法》,曙光学术资料社(韩国)。
  2. 朱德熙 1990 《语法丛稿》,上海教育出版社。
  3. 崔希亮 2001《空间方位场景的认知与句法实现》,《中国语言学报》。

 

 

 

 

想制作微课?想写论文?想发表论文? 点这里专家帮你

相关搜索 微课制作/重点课题/教育证书/论文发表/课件制作/

 
   
 

    课件115学培吧提供[国家级课题申报]、[全国竞赛FLASH课件]、[微课制作]、[教育证书办理]、[论文写发]等业务服务

诚实、信誉、团队、合作,力争为你提供最好的服务。----立即联系


 
 

业务办理
鄂ICP备080057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