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论文提纲 论文写作 公文范例 教育论文 教育学论文 师范教育 学术论文     论文指导*
                     
 
   
   
   
   
           
 

当前位置:课件115学培吧(kj115.com)→

 
 
标题:作文写作教学中人文精神的培养
 
展示台

整理:课件115学培吧

湖北金鹰课件吧

简介:微课制作/重点课题/教育证书/论文发表/课件制作/

论文相关服务
 

 

内容:

作文写作教学中人文精神的培养

摘要:作文教学不只是培养和提高学生运用语言的书面表达能力,更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尤其对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具有重要的意义。行文论述了如何在作文写作教学中以多种方式向学生渗透人文精神的教育,引导学生认识人的价值,强化生命意识,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品德,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
关键词:写作 教学 人文精神
一、现阶段作文写作教学中人文底蕴的丧失
作文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做人和作文,人品和文品也是不能割裂的。作文教学的归结点应从对“生命”的点化或润泽,从对人生的体悟,对人的回归的角度来思考,而决不能把写作只建立在“写”的层面。阅读学生作文,感触最深的是“人”与“文”的分离。人文精神消失殆尽,写作材料也极为狭窄,休闲气过重,缺乏撼动人心的力量,有的只是“为赋新词强说愁”的沧桑感,有“小喜小怒,小哀小怨”包装的温柔感,更有甚者,一篇作文读下来,我们看不到学生应有的思想、独到的见解、敏锐的思考、丰富的情感,而充塞其中的常是大量的千篇一律,异口同声,即使语言手法,开头结尾过渡照应也常是八股式的。读完一篇文章,如去掉那些所谓的技巧,没有人的气息,亦无人的精神。
二、议论文写作训练中的人文精神培养
语文课标对学生写作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由,对自然、社会、人生有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把学生的目光推向社会生活前台去关乎“人”的思考,逐渐树立起“以人为本”的思考习惯。那么,怎样才能更有效地在教学中实施人文精神的培养呢?
(一)引导学生关注社会进程
语文的外延是生活的全部,生活犹如万花筒,万般色彩尽在其中,一个对生活有真切关注和思考的灵魂,应该是和时代的心跳连在一起,其文也一定会闪烁着睿智的光芒。
1.关注焦点热点,了解时事动态。我们的生活瞬息万变,它透露着社会进程的焦灼和艰难,折射着世态百相的曲直方圆。在作文教学中可以有意识的开设“一周热点纵览”专栏,把从各种渠道收集的热点向学生介绍,这些“点”很多都是学生来不及或视而不见的世事之“点”,有别于教科书上的知识,是他们视野未及的“风景”,从这些“纵览”中,学生渐渐认识到:在我们周围,还有一个异常广阔的世界,那里风起云涌,时刻上演着或喜或悲,或忧或乐的“乐曲”。学生在接受这样的认知后,在作文选材时,就会把触角有意识的投向这个多元化的“大海”,摒弃那些老生常谈的琐事碎事。开始走向有关乎“人”的思考,潜移默化中也就有了一种人文精神的熏陶。
2.评论大众话题,引发人文思考。适应时代特点,引导学生与时代对话,把观察思考的触角伸向广阔的社会,去思考人生。如“毕业生自主创业”、“道德信仰危机”等都是很好的大众话题。在教学中经常引入这些热门话题,引导学生进行评论思考,激发他们探索其意义。例如报刊批露的杭州某一大学生用微波炉活烤叭儿狗的新闻,我便组织学生阅读新闻,引导他们参与讨论,要求他们以此为话题,自拟题目写材料作文,强调要写出个人真实情感,反对言不由衷。结果收上来的习作文思活跃,观点纷呈。有的从“人格教育”方面论述了“加强做人底线教育”的观点;有的则从管理的角度发出“加强科学安全意识”的呼吁等。尽管习作中也有些观点失之偏颇,但毕竟是学生的由衷之言。这正是对学生进行明辨是非教育,提高道德修养的好时机。
(二)引导学生审视自我意识
文如其人,学作文和学做人应是水乳交融的一体,引导学生去审视自我意识,就是在教育学生学做人,自我意识增强了,作文的思想火花和人文意识就提升了。
1.调整价值取向,张扬学生个性。随着信息渠道的多样化,社会大舞台演绎的纷繁复杂的世态百相都会进入学生的视野,而这些无疑是鱼龙混杂,对于心智尚未成熟的中学生来说,势必会带来一些负面影响。如有的中学生崇尚名利、追求荣誉,过于急躁和浮动。作文里把违反社会道德规范的东西当作正面材料来展现,这些都反映了当代中学生的心理悄悄发生了一些微妙的变化,新的价值观又尚未形成。因此,教师必须以自己积极健康的心态,以及对社会的高度责任感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给他们一些正确的参照对象,使他们明白,作文必先做人,应做一个思想高尚纯粹的人。人生目标的散漫是许多学生虚以待日、空乏无聊的原因,因而重塑他们正确的人生观也尤为重要。要鼓励他们善行、善事、善德,崇尚美、热爱美,让学生在作文课堂中去感受真情,感悟真理,陶冶性灵。学生只有在美好情感和观念的支撑下,才能彰显文字背后的力量,真正做到“以情动人”,“情动于中”。
2.走向社会生活,打造美好心灵。作文本是学生发表见解、宣泄感受的一片自由的天空,那种一吐为快的感受应该是妙不可言的,是一种快乐的写作。可是我们发现,一到作文,学生便抓耳挠腮,“想说爱你不容易”,作文方法技巧讲了一大堆,但是具体到写作上,学生还是感到无话可说,“巧媳妇难为无米之炊”。究其原因,还是学生因长期生活在家庭和校园狭小的空间内,视野狭窄,阅历有限。另外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对生活的熟视无睹,视而不见。因此,要从根本上解决作文的“无米之炊”,必须让学生走向社会和自然,深入生活,培养关心社会、热爱自然、同情弱者、爱护生命的赤诚之心,去触摸一草一木的自然情愫,去感受一山一水的博大无私。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去体味“一粒沙里看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的精妙。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从生活中打捞作文素材,让生活去陶冶人,让人在生活中观察自己,继而磨砺和打造人文的眼光和精神。
(三)评改过程的人文激励 作为学生作文评判最有权威的语文教师,在写评语过程中,不应做“面无表情”的“看客”,漠然置之,而应对学生的思想感情迅速、准确地做出回应,做学生知冷知热的良师益友。对学生而言,在作文中表现出一些消极的情感是可以原谅的,关键是教师要及时发现,适时评阅,正确引导。这样,学生自然会从评语中受到情感的感染,产生共鸣。比如对学生作文中出现的问题要提出修改意见,建议以委婉的词语,用商量、征询的口吻,和学生平等探讨,也就是说不用一种“应该怎样、不应该怎样”的命令式评语,而用一种“对吗你看呢”等体现着民主的评语。以“贴心人”的身份,采用商量的口吻,既体现了教师的民主作风,为人平易和善,亲切可信,也体现了教师对学生的尊重,这种商讨、民主的评语,将会在师生之间形成一种良性循环,也会极大刺激学生的作文激情。
总之,作为一名语文老师,要有一颗把握时代脉搏的年轻的心,用多视角眼光看待充满活力的个性化的当代学生。在作文教学中,多方位渗透人文教育,让每个学生真正身心健康、快乐成长,教师也真正成为了“雕塑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想制作微课?想写论文?想发表论文? 点这里专家帮你

相关搜索 微课制作/重点课题/教育证书/论文发表/课件制作/

 
   
 

    课件115学培吧提供[国家级课题申报]、[全国竞赛FLASH课件]、[微课制作]、[教育证书办理]、[论文写发]等业务服务

诚实、信誉、团队、合作,力争为你提供最好的服务。----立即联系


 
 

业务办理
鄂ICP备080057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