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论文提纲 论文写作 公文范例 教育论文 教育学论文 师范教育 学术论文     论文指导*
                     
 
   
   
   
   
           
 

当前位置:课件115学培吧(kj115.com)→

 
 
标题:略谈红楼梦中称谓的使用及其翻译2
 
展示台

整理:课件115学培吧

湖北金鹰课件吧

简介:国家级FLASH竞赛课件制作专业网站。

论文相关服务
 

 

内容:

下面笔者将针对《红》中一些称谓的翻译具体谈谈上述问题。首先讨论一下“老爷”这个称谓的翻译情况。“老爷”这个称谓在《红》中出现的频率很高。请看:
1)门子听了,冷笑道:“老爷说道何尝不是大道理,……”(第一回)
2)探春因道:“这几天老爷可曾叫你?”宝玉笑道:没有叫“(第二十七回)
3)宝玉……说道:“快进去告诉太太:老爷要打我呢!……”(第三十三回)
4)王夫人哭道:“宝玉虽然该打,老爷也要自重。……(同上)
在1)中,“老爷”指贾雨村,为新任应天府。杨宪益等译为“yourhonour”,可以说是铢两悉称,既符合原语所指,又合乎译入语之习惯,因此,汉语与英译十分对等,贴切妥当。在2)至3)中“老爷”都指的是贾政,因为使用者的差异,具体的语用含义略有不同。在2)中,探春同宝玉说到他们的父亲时,用了“老爷”而不是“父亲”来称呼。杨宪益等译文(以下简称为杨译)和霍克斯译文(以下简称为霍译)同为“father”。种种译文似乎未能体现出探春与宝玉对贾政的敬畏之情。在3)中,宝玉觉得自己将要受到父亲的责骂。情急之中求一位耳聋的老嬷嬷去找人来救护他。因为对仆人说话,故翻译时应考虑说话人与听话人双方的身份。宝玉为“themaster”,而霍译是“sirzheng”。两种译文都较准确恰当。杨译既符合原语习惯,又合译入语用法,堪称佳译。而霍译的英语味更浓,但考虑到在中国封建宗法社会中直呼长辈之名被视为大逆不道,故而笔者以为霍译略有缺憾,但并不影响译文效果。4)中的“老爷”出自王夫人之口。王夫人称其夫贾政为“老爷”,主要是因为当时有其他人在场,这样称呼以示尊重其地位,另外可能多少有些不满的成分吧。杨译与霍译分别为“sirzheng”,都很准确。
接着谈谈“太太”的使用及其翻译情况。
1)袭人笑道:“太太别生气,我就说了》(第三十四回)
2)宝玉笑道:“太太不知道这缘故。”(第二十八回)
3)(贾母)说着便令人去看轿马,“我和你太太宝玉立刻回南京去!”(第三十二回)
4)那婆子道:“……太太又赏了银子,又赏了衣服,怎么不了事的。”(同上)
由于称呼者不同,“太太”的语用含义也有差异。在1)中,王夫人询问有关宝玉被打的事由,袭人在对话中称呼王夫人为“太太”。杨译与霍译均为“yourladyship”,很恰当,极合王夫人的身份。在2)中,因为当时有宝钗,黛玉以及熙凤在场,故宝玉用“太太”称呼其母亲,很得体。杨译为“madam”,而霍译是“mother”。笔者以为,杨译较佳,符合当时的情境;霍译只考虑了王夫人用宝玉的母子关系,而未能够注意到“太太”一词在此语境中所蕴涵的尊重之意。在3)中,贾母因贾政毒打宝玉,一气之下便要回南京,因此,杨译“yourmistress”较为妥贴,符合贾母的身份,如果译作“yourwife”则逊色多了。在4)中,那位耳聋的老嬷嬷在同宝玉的对话中,称王夫人为“太太”。下人用的称谓与宝玉用的虽然在字面上相同,但口吻却大不一样,佣人们敬畏她,而宝玉则尊重她。杨译为“themistress”,同前文中的“老爷”的译文相互对应;与霍译是“herladyship”与前文中的“sirzheng”相呼应,两种译文俱佳。
紧接着我们讨论一下有关贾母的一些称谓及其翻译情况。
1)宝玉道:“老太太叫我呢,有话等我回来说罢。”(第二十三回)
2)林黛玉道:“也不过这么着。老太太还叫我吃王大夫的药呢。”(同上)
3)王夫人哭道:“……况且暑天炎日的,老太太身上也不大好,打死宝玉事小,倘或老太太一时不自在了岂不事大!”(第三十三回)
4)正没开交处,听丫鬟来说:“老太太来了。”(同上)
在1)中,宝玉对熙风称贾母为“老太太”,其实他俩应该称“奶奶”。宝玉如此称呼,还是地位因素在起作用。家庭成员愈要维护贾母在荣国府中的至尊地位。霍译为“grandma”比较亲切,但那尊重的意思则消失了,比较而言,杨译的“theoldlady”较佳。在2)中,林黛玉回答王夫人的问话,故称其外祖母为“老太太”,以表示尊重。霍译是“grandmother”,但不及杨译“theoldlady”。在3)中,王夫人恳求丈夫看在老太太的佛面上,暂且饶过宝玉。霍译“ladyjia”比杨译的“theoldlady”更有英语味。在4)中王夫人的哀求不为贾政所理会,这时候贾母出场了。在此例中,霍译“heroldladyship”胜于杨译的“theoldlady”,更为恰当地表述了贾母在荣国府中的至高无上的地位。在例5)中,“贾母”被杨先生译为“theladydowager”,而霍氏译作“grandmotherjia”。笔者以为,杨译盖过霍译。贾母乃荣国府中之至尊,是个名副其实的matriarch。根据ald的解释,“dowager”即“awomanwithpropertyortitlefromherlatehusband”。这个定义与贾母的地位恰好吻合。另外,《简爱》中有这样一句话,也可佐证笔者的浅见。“theyoungladythusclaimedasthedowager’spropertyreiteratedherquestionwithanexplanation.”此处的“thedowager”指“branessingramofingrampark”,而贾母的地位也超过了branessingram,故杨译较霍译贴切,既符合原语,又符合译入语用法,看来杨先生夫妇是颇具匠心。霍译“grandmotherjia”似乎是直译,反映了贾母在府中的血缘上的地位,但还未能表现出她那无尚的权利。
在上面,笔者简要比较分析了“老爷”、“太太”、“老太太”及“贾母”等称谓及其译文。最后探讨一下《红》中姐姐、大哥和妹妹等称谓的翻译问题。请看一例。
1)宝玉向林黛玉说道:“你听见了没有,难道二姐姐也跟我撒谎不成?”……宝玉笑道:“太太不知道这缘故。宝姐姐先在家里住着,那薛大哥的事,他也不知道。……林妹妹在背后羞我,打谅我撒谎呢.”(第二十八回)
霍克斯将“宝姐姐”,“薛大哥”和“林妹妹”分别译作“bao-chai”、“cousin-xue”
和“cousinlin”;杨宪益夫妇却分别译作“cousinpao-chai”、“herbrother”和“cousindai-yu”。通过比较,笔者认为,杨译胜过霍译。原因在于杨先生考虑了译入语中的习惯用法;以英语为母语的人,通常用“cousin+名字”的形式来称呼,而不用“cousin+姓”的形式,霍氏选用后者会使译入语的读者误以为xue和lin是firstname呢。再看看“二姐姐”的译文。“二姐姐”在此处是指王熙凤,杨译与霍译分别为“feng”、“mycousinhsi-feng”,二位译者翻译得都很准确。没有将表示排行的“二”字译出也是为了顾及译语的习惯。
在传统的宗法社会里,长幼分别得很清楚明了。常常有长兄如父,长姊如母之类的说法。因此弟弟、妹妹是不可以称呼哥哥、姐姐的名字的,而反过来则可行。这在翻译中也要予以考虑。英语中的亲属称谓大多比汉语笼统。“cousin”便是一例。这个称谓词,不分长幼,无男女之别,甚至不分班辈,这给英译汉带来了不小的困难。由此可见,“cousin”一词如脱离语境,则不易确定地说明被指者的性别、长幼和辈份。有时候,即使有了语境,也不大容易辨明,巴尔扎克有一部长篇小说叫“cousinbette”(法文名叫lacousinbette)傅雷先生,在解放前将其译为《贝姨》,解放后又有人将之译作《表妹贝蒂》。两种译名差别甚大。以至于出现了“代沟”,这从一方面说明了“cousin”这个词的词意太难把握了(罗其精)。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称谓词的翻译实际上就是文化的转移。在文化的转移过程中,译者会遇到种种棘手的问题。venuti指出,翻译的过程便是这两种文化中寻找共同点的过程。由于社会、文化、历史背景、地域、习惯诸多差别的客观存在,在这个共同点的寻觅中,我们难免会碰到种种差异之点。时常会出现“词汇空缺”这一现象。如何寻求共同点,解决词汇空缺、弥补差别,这需要译者不懈的努力探索。当然真正的等值翻译只是一种理想,实际上是很难企及的。而译者能通过努力做到的只有“似”。译文往往妙就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在寻觅“似”的征途中,译者必须首先在“似”什么上做出抉择,即“似”于形式,还是“似”于语用含义。往往在翻译实践中,“鱼与熊掌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这里要舍弃“形式”而保存“语用含义”。
语用学对于翻译的贡献,笔者以为主要在于该学科十分重视“语境”(包括上下文语境,具体的交际情境以及社会文化背景等方面)和“言外之意”(即格莱斯的“会话含义”以及塞尔等人的“言语行为”等理论),与此同时考虑两种语言、文化等差异,以免除语用失误的产生。如前所述,称谓是最富有民族文化特色的语言现象之一,其翻译只有从社会文化的视点出发,考虑到语用含义,才有可能成功。笔者正是基于上述观点,对《红》中的一些称谓的使用及翻译做了一点初步的探索,不当之处在所难免,诚请方家斧正。
参考书目:
1.hawkes,d.,tr.1977,thestoryofthestonevol2,penguinbooks.
2.venuti,l.,1995,thetranslator’sinvisibility,ahistoryoftranslator,routledge.
3.曹雪芹等著,1995,《红楼梦》,北京:华夏出版社。
4.李峻锷,1991,“《称谓录》及其作者梁章钜——兼论中国古代的称谓体系”,《上海师大学报》,第2期。
5.罗其精,1994,“试谈英汉家庭成员间称呼的对译问题”,《中国当代翻译百论》,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
6.杨宪益等译,1978,adreamofredmansions,peking:foreignlanguagespress.
7.徐静茜,1993,“从《红楼梦》人物的对称看当时社会文化”,载于陈建民等主编的《语言与文化多学科研究》,北京: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

 

 

想写论文?想发表论文? 点这里专家帮你

相关搜索 学术论文网 学术论文投稿 中医学毕业论文 论文范文 议论文范文 学术论文格式范文 英语学术论文范文 毕业论文范文 毕业论文格式范文 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课件115学培吧(湖北金鹰)欢迎您!永久免费服务网址:http://www.kj115.com
   
 

    本站为全国教育工作者提供【 课件订制/教程 】【 课件修改 】【 代写论文 】【 代发论文 】【 代办论文/课件/课

题国家级证书】等服务,诚实、信誉、团队、合作,力争为你提供最好的服务。----立即联系


 
 

业务办理
鄂ICP备080057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