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论文提纲 论文写作 公文范例 教育论文 教育学论文 师范教育 学术论文     论文指导*
                     
 
   
   
   
   
           
 

当前位置:课件115学培吧(kj115.com)→

 
 
标题:略论文化移情能力的培养及应用2
 
展示台

整理:课件115学培吧

湖北金鹰课件吧

简介:国家级FLASH竞赛课件制作专业网站。

论文相关服务
 

 

内容:

交际将进入恶性循环。第五,教条主义也是阻碍移情能力的因素之一 。教条主义者怀疑他人所言的真实性,对所提出的问题,已有既定的观点先入为主,不容辩 驳。这种怀疑态度,会让交际者感到不被信任,压抑其交流欲望,抑制移情能力的发展。第 六,缺乏相互理解的动力和求知欲,移情能力降低。由于地缘的关系,人们总是对周围的人 物和事件更为关心。试想听说自己的朋友出车祸受伤但不严重要比听说在印度有上万人民饱 受洪涝之苦还要强烈。

  四、提高文化移情能力的途径

  培养移情能力,不应该期望看到立竿见影的成效。移情能力的提高和其他知识技能方面 基本能力的提高一样需要集腋成裘的耐力和在实践中锤炼的勇气。文化移情是在不同文化大 环境下成长个体之间的交流中发生的,需要交际者跨越本民族文化立场的界限,接受并理解 存 在的差异,是一个更加复杂艰辛的过程。因此,笔者认为文化移情能力的提高,不可能有绝 对的途径,有很多前提条件,他们通常难以控制或难以在短期内改善。包括交际者的内在条 件如个人性格,心理素质。外在条件如社会制度,经济状况,人文环境等。但笼统来讲,可 以通过以下方式培养和改善移情能力。
  第一,注意其他交际者的情感表达。表达情感的语言和非语言符号是发挥移情能力的保 证,是信息加工的材料和解读他人心理状况的窗口,只有对其进行解读,才能体察交际者的 情绪状态。然而,始终对其他交际者保持高度关注是比较困难的,这可以通过将注意力转移 到对情况的关注,注意力在交际者和现时情景之间转换来解决。  第二,交际者要充分地表达彼此的立场和观点。文化移情能力在交际者彼此激发下相互 促进或抑制。如果让一方感觉到另一方不够诚恳或表达有所保留和顾虑,就会引起防范心理 ,没有动力提供更详尽的信息,限制文化移情能力。
  第三,熟悉交际者所处文化的价值观和习俗。文化规约和价值观上的差异是跨文化交际 中沟通障碍的根源。接受并客观对待不同民族和地域上的文化差异,就能够找到打开交际中 瓶颈问题的钥匙。比如受欧洲传统文化影响,绝大多数欧美人认为时间是固定的、连续的、 数量的、可度量的,因此,他们习惯于制定严格的时间表,提前安排行程,甚至安排了几年 以后的日程。这种制定时间表的行为方式,在亚洲并没有普遍流行。东方人受道教思想影响 认为事态出于不断变化之中,我中有你,你中有我,互相渗透影响,不断变化。因此过于机 械地安排时间未免徒劳,往往计划没有变化快。没有办法将变化的事件安排在固定的时间里 。美国西南部亚利桑那洲的纳瓦右(navajo)和优不咯(pueblo)印第安人就完全不会理解这 种处理时间的方式,因为在他们看来即时的才是现实的,未来几乎没有现实意义或者说不确 定是否存在,因此也不会把事件安排在未来。
  第四,克服文化定型的消极影响。将个体的特点过分夸大到整个群体的范围,或者把 群体的特征不加条件地映射到所有个体成员上面是定型的消极影响的根源,也是其形成的原 因。交际时具体问题具体对待,个别情况单独处理,万万不能“一视同仁”。
  第五,区分自我和异己的文化倾向,摆脱固有文化习惯的束缚。站在对方文化立场上 看待问题,前提条件是对自己和他人的文化都熟悉并且清楚之间的异同,这样才能保证换位 思考。

  五、近期文化移情能力的相关研究及研究前景

  笔者在中国学术期刊网上输入“文化移情”作为关键字,搜索到2001到2007七年间发表 于核心期刊上的文化移情方面的文章三篇,在中国博硕论文网上搜索到两篇硕士论文。它们 可以基本代表近年来中国在文化移情领域的研究成果。
“跨文化交际中文化移情能力的价值和培养”(高永晨,2005)深入阐述了文化移情能 力在交际中的价值和意义,概况地论述了文化移情能力的培养。“跨文化交际中文化移情的 适度原则”(高永晨,2003)详细论述了文化移情表现的两方面,知觉移情和交际移情的适 度性,以及保证文化移情适度原则的前提。“文学翻译中译者的移情作用刍议”(潘为民, 钱妮娜,2006)探讨翻译移情的必然性和必要性,确立译者在翻译移情中的主体地位;分析 移情过程中译者无法隐形的原因,试图对译者的主体作用提出了“度”的限定;指出翻译中 的审美移情是作者、作品、译者、读者四方面的有机统一。
  前两篇文章对文化移情的相关理论进行了深入细致地阐述,但是对如何提高文化移情能 力探讨较少。文化移情毕竟是在交际中进行的,交际主体是人,如何提高个体的实际能力和 如何对文化移情能力进行教学应该是最终需要解决的问题。这两个问题非常复杂和困难,需 要反复实验,不断论证和更改,是一项长期的工作,然而却意义重大。第三篇文章视角比 较独特而且很有意义,文化移情能力既能运用到现时的交流中也可以在文本语篇中有重要作 用,使开拓文化移情研究领域的道路更加明亮了。
  综上所述,今后的文化移情研究应该更倾向于提高交际者实际移情能力的策略和对它的 教学工作,从而提高交际者的文化移情能力,改善教学质量。在实验和实践中不断验证结论 ,提出新的设想。将文化移情的研究和心理学、教育学、语言学相关理论联系起来,从不同 视角研究同一问题,努力拓宽文化移情的应用领域。前文提到的两个问题,通过何种具体手 段增强移情能力和移情在交际中的具体影响和作用也是有待研究的。

注释:
①顾家祖.跨文化交际:外国语言文学中的隐秘文化[m].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220. 
②高永晨.跨文化交际中文化移情能力的价值和培养[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5,(12). 
③高永晨.跨文化交际中文化移情的适度原则[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3,(8).
参考文献: 
[1]b.j.broome, “building shared meaning: implications of a relational appro ac h to empathy for teaching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 communication educatio n, 40(1991),235
[2]davis, mark, h. empathy: a social psychological approach. boulder[m]. col o: westview press,1996.
[3]edward t hall, the silent language, n.y.: anchor books, 1973
[4]larry a.samovar, richard e. porter,lisa a.stefani, communication between cu ltures, usa: wadsworth publishing company,1998
[5]jones, robert. understanding the nature of empathy: a personal perspective [d]. london: universityof east london, 2005.
[6]高永晨. 跨文化交际中文化移情能力的价值和培养[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5,(12 ).
[7]高永晨.跨文化交际中文化移情的适度原则[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3,(8).
[8]顾家祖.跨文化交际:外国语言文学中的隐秘文化[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0.
[9]潘为民,钱妮娜.文学翻译中译者的移情作用刍议[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6,(2) .
[10]杨琨.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移情[d].**:吉林大学外国语学院,2004.

 

 

想写论文?想发表论文? 点这里专家帮你

相关搜索 学术论文网 学术论文投稿 中医学毕业论文 论文范文 议论文范文 学术论文格式范文 英语学术论文范文 毕业论文范文 毕业论文格式范文 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课件115学培吧(湖北金鹰)欢迎您!永久免费服务网址:http://www.kj115.com
   
 

    本站为全国教育工作者提供【 课件订制/教程 】【 课件修改 】【 代写论文 】【 代发论文 】【 代办论文/课件/课

题国家级证书】等服务,诚实、信誉、团队、合作,力争为你提供最好的服务。----立即联系


 
 

业务办理
鄂ICP备08005724号